用老照片带你了解当年最真实的国民党军队
在解放战争相关的影视作品中,我们常常能看到国民党军队的身影,他们有一个显著的特点,即装备十分先进。
他头戴美式M1钢盔,手握美式冲锋枪,脚踩美国军靴,嘴里嚼着牛肉罐头,身上的军服也完全是美国风格,显得格外气派,宛如二战时期的美军士兵。
确实如此,在解放战争时期,国民党的精锐部队确实更换了美式装备,但全军并没有完全实现美式化的改革。单兵的装备、士兵的服装和日常用品等依然显得相当杂乱,远没有影视剧中表现得那样富裕。可以说,影视剧在刻画这些方面时是有意营造一种敌强我弱的氛围。
接下来,我们将通过一些历史照片,带你深入了解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的真实面貌。
上面的照片展示了在解放战争时期,被称为国民党精锐的74师官兵。他们戴着仿美式的软帽,穿着冬季军服,脚上则是胶鞋。此外,每位士兵的装备也显得不够整齐。与电视剧中那些光鲜亮丽的国军相比,他们的形象简直如同乞丐一般,但这才是现实中的国军士兵的真实状态。
在这张照片中,前面三位显然是军官,他们的气质与士兵有所不同。此外,他们的制服领口上也佩戴着军衔标志。
军服其实也差不多,与士兵的差异不大,并且并不像一些电视剧中所表现的那样,所有军官都穿着美式小翻领,头戴大檐帽。
《亮剑》中的这套军装实际上是为了展现角色形象而设计的,实际上在解放战争时期并没有这种军服。此套服装是在解放战争结束后,到了50年代国军高级官员才开始穿着的,而低级军官的制服仍然显得颇为杂乱。
这幅图片展示的是正在行进的国军士兵,前面的一名战士肩膀上扛着的是在抗战前期引进的捷克Vz.24步枪。
中间那位应该是一名类似于排长或连长的基层指挥官,并没有像影视作品中那样穿着皮靴或皮鞋,而是和士兵们一样,穿着胶鞋,并且需要绑腿。
在上面的图片中,这四位国军的装备相对不错,头戴仿制美军的大檐帽,第一、第二和第四位穿着类似于美军的衬衫,而第三位则外加了一件美式小夹克,四人均配备了一支美制M3冲锋枪。
从这身装备来看,显然不是普通的国军士兵。根据冲锋枪和服装判断,此人应为当时师长以上高级官员的护卫。
这张图片展示的是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的一组迫击炮手,他们正在对一门82毫米的迫击炮进行维护。
在许多影视作品中,国军的坦克通常是谢尔曼,甚至有些较好的剧集中还会出现潘兴M26。即便找不到真实的坦克,制作方也会用退役的62式轻型坦克作为道具,以展示国民党美式装备的优越性,然而这种表现方式是不准确的。
从这张图片可以看出,国民党的装甲部队主要由美制的M3A3轻型坦克组成,此外,还有不少在抗战前引进的苏联、意大利及英国轻型坦克。抗战胜利后,他们也获取了许多日本坦克,这些坦克在解放战争期间仍然被用于装备部队。
尽管中国远征军在缅甸作战期间曾使用过美国的谢尔曼M4中型坦克,但在撤离后这些坦克都归还给了美国。因此,在解放战争中几乎没有谢尔曼M4坦克的存在,而在二战末期出现的潘兴M26重型坦克更是无从谈起。
上面的图片展示了一位在解放战争期间的国军机枪手,他使用的是捷克制造的ZB.26型7.92毫米轻机枪。这款机枪在当时仍然是国军的主要轻机枪,其数量远超过美国生产的型号。
这幅图展示了国军的机枪组正在使用民二四水冷重机枪。这种机枪是由国民政府的金陵兵工厂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生产的,设计灵感来源于德国一战时期的MG08重机枪。
在40年代的解放战争期间,尽管国军开始使用美制的风冷重机枪,但早前的民二四式仍未被淘汰,仍然是国军的主要装备。
这幅画面展示了几位正在放松的国军士兵,左侧的那位士兵手中握着一把日本三八式步枪。
抗战结束后,国军获得了大量的日本军备,随后在解放战争中继续使用这些装备。而所谓的美式装备,实际上主要是给嫡系部队配置的,数量并不多,远不及缴获的日本装备。
上图展示了一位正在操控德制PAK37毫米反坦克炮的国军士兵。这种火炮在抗战初期由国民党中央军的德械师引入,并且在解放战争期间仍有少量继续使用。
图中的官兵们显得十分整齐,每位士兵都佩戴着美式钢盔,身着整洁的军装,腰间系着美式帆布腰带。不过,他们的装束绝非普通士兵,从衣领的设计来看,这些人都是国军的核心部队军官。
上图展示了正在用餐的国军士兵,他们的饮食并没有影视作品中那样夸张,比如天天都有鸡蛋汤、牛肉面和大量的馒头供应,偶尔还有肉罐头,这完全是虚构的。
由于抗日战争刚刚结束,国家面临严重的粮食短缺,内部腐败问题也十分严重,部分粮食被盗换。士兵们的伙食条件相当差,能够吃上些玉米面和粗粮就算不错,甚至有些士兵还面临饥饿的困境,唯有军官们能享受到丰盛的美食。
在这张图片中,同样可以看到正在用餐的国军士兵,从这位士兵的眼神中可以感受到,他每天都在期待着这一顿丰盛的饭菜。
在那个时期,国民党的普通士兵参军主要是为了每天能够吃饱,不再忍受饥饿,此外,若运气不错,还能领取到一些军饷。
这幅图展示了国军的炊事班,正将新鲜烹饪好的饭菜送到前线的士兵们手中。
可以观察到作为后勤人员的厨师,身上没有携带任何武器,连最基本的外腰带都缺失,显得甚至不太像个军人。
这是解放战争初期的国民党军队,那时尚未大规模引进美式武器,因此大多数士兵依旧使用抗日战争后遗留下来的九零式钢盔。他们将钢盔上的五角星去掉,换上一个青天白日的徽章,便成为了国军士兵的作战头盔。
其中有些人配备了美制汤姆森M1928A1冲锋枪,而另一些人仍在使用标准步枪,可以说当时他们的武器装备相当杂乱。
这张照片中同样有几位解放战争早期的国军士兵,除了服装外,他们身上的钢盔、腰带、弹药盒以及挎包等装备,全部是抗战胜利后由日本人遗留的。如果不仔细观察,可能会误认为是日军士兵。
这幅图展示了几位正在恢复的国军伤员,能够看出他们的医疗设施极为简陋。他们的眼中流露出一丝迷惘,似乎对未来的方向感到无助。
这是一个在后方执勤的国军士兵,身上穿着一件仿照美式设计的棉外套,手中握有一支标准步枪,腰间挂着一个美式的弹药袋。
图片中似乎是国军的运输队员,吉普车后方的拖车轮子似乎出现了故障,几个人正用木材和石头将车抬起,进行轮胎更换。
以上展示的就是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的真实面貌。看到这些历史照片后,你是否觉得国内的影视作品在这方面缺乏严谨性,对历史的尊重也不足呢?
#冬季旅游去哪里#
